你的位置:首页 > > 新闻资讯

沈阳消费市场延续火热势头,前三季度新设企业、用电量、物流量增长明显

2023-10-21 点击:232

沈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沈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19.23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6%。

今年上半年,受基数原因影响,沈阳地区生产总值曾实现9.7%的高速增长。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然较上半年回落,但这并不代表沈阳经济发展在放缓。相反,随着市场需求的释放和新动能的加快培育,沈阳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,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不变。

找回市场活力

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成色如何?此次沈阳市统计局并未公布单季度经济增长数据,但按照季度累计GDP(地区生产总值)计算,前三季度沈阳GDP较上半年增长11629.0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第三季度沈阳GDP环比增长7%左右,仍然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速。

上半年,沈阳消费市场快速恢复,第三季度消费市场延续火热势头。前三季度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78.99亿元,同比增长近16%。

前三季度消费快速增长,虽存在去年低基数的影响,但根本上还是靠收入增长拉动。统计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沈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.1%,收入稳步增长。而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.7%,较上半年下降0.1个百分点,就业总体稳定。

在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和PPI(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)两项关键数据上,沈阳也优于全国平均水平,且在9月份显现出积极改善态势。前三季度,沈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.5%,其中,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.8%,环比上涨0.3%;沈阳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.2%,9月份同比下降0.3%,环比上涨0.2%;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.2%,9月份同比持平,环比上涨1.2%。

还有一些直观的经济活力指标,例如新设企业、用电量、物流量也增长明显。前三季度,全市新设企业35.3万户,同比增长42.0%;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、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49家和20家,累计分别达到940家和551家;全市用电量同比增长6.4%,其中,工业、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4.7%和15.6%;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、航空货运量分别增长3.7%和13.8%。

积蓄内在动能

培育新动能一直是沈阳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。前三季度,沈阳新能源汽车、新能源和高端装备行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41.8%、35%和10.9%;半导体存储盘、新能源汽车、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产量增速分别达到1.2倍、42.7%和29.4%。

今年1至8月,沈阳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.6%,其中,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在头部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强力带动下增长26.9%。同时,沈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.8%、12%。

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培育,也可以从投资方面看出端倪。前三季度,沈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%。其中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58.1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49.3%。

“相对传统产业来说,很多高新技术行业都是风口行业,可以吸收更多投资,相对来说发展也会更快速一些。”沈阳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、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詹宇波表示,前三季度公布的新动能、新赛道产业数据,与沈阳长期以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。

推动产业升级

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沈阳的优势,也是沈阳经济韧性的来源。“沈阳作为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,凭借经济规模和发展惯性,可以规避掉一些经济风险,提供更多的就业、发展机会。”詹宇波说。

沈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前三季度沈阳市经济总体保持恢复向好态势,体现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。但也要看到,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市场需求仍显不足,沈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。

破解外部需求不足的矛盾,实现产品出口质的突破,仍要靠产业链的升级和完善。詹宇波说,近期华为手机的火热或许可以为产业升级和国产化提供新的借鉴。华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布,已经对产业链产生实质影响,受益的下游企业有了更大动力和更充足资金进行下一轮创新研发,产业商业化过程跑通。沈阳肩负着国产大飞机、大邮轮等多项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工作。这些工业品都是长供应链、高附加值产品。在未来产业升级过程中,沈阳必不会缺席。